读懂年报:为什么说华为或已穿过了黑障区
企业赚快钱的读懂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脚踏实地持续专注创新,年报才能穿越周期和低谷,为什为或获得持续增长的说华未来。
▲3月28日,已穿华为副董事长、过黑CFO孟晚舟亮相华为2021年年度报告发布会。障区图/新华社文 | 陈白
华为近日披露了其2021年的读懂年度成绩单。数据显示,年报2021年华为实现收入6368亿元人民币,为什为或净利润1137亿元,说华同比增长75.9%,已穿经营现金流快速增长,过黑达到597亿元。障区
可以看到,读懂华为的经营性现金流实现597亿人民币,相比去年提升了69.4%,保持了良好的现金收入比。
在2021年整体经济形势持续承压的情况下,科技公司龙头华为所披露的数据,可以说是在市场阴霾中展现了一抹鲜明亮色。
正如华为公司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所言,2021年对华为而言,也许已经穿过了这次劫难的黑障区。
1
华为强力投入研发
近年来,华为积极调整业务重心,市场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华为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
相比净利润等业绩大幅增速,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自2018年以来华为就遭遇了多重考验,但如今的华为仍在强力投入研发。
2013年,华为研发投入占整个收入规模的占比是13.2%。按照华为最新公布的年报显示,2021年华为研发总投入1427亿元,研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2.4%,处于近十年的最高位。10年来,华为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为8456亿元。
孟晚舟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华为目前的净现金是2412亿元,这些都是其面向未来进行研发投入的保障。而华为未来在研发领域持续的高强度投入主要面向几个方面,包括系统架构的优化,以及软件性能提升和基础理论的探索。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如果说华为在前数十年的发展中还有所得益于中国规模市场所带来的红利的话,那么如今在“走出去”进程中不断承压的华为,却依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这无疑说明,创新才是科技企业真正能够持续发展的头。
2
研发的差距在加速弥合
这些年来,华为的研发投入持续处于中国企业榜首。
而从全球视野来看,最新发布的《欧盟2021年工业研发投入记分牌》显示,华为公司研发投入居全球第二,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而在2018年,华为的排名还在第五。
在这方面,华为是我国企业的领跑者。
多年来,我国在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的基础研究投入方面,与发达经济体有较大差距。
不过,这种差距正在加速弥合。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也显示,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已经占到中国研发投入的76%以上,并以年增10%的速度在增加。上述欧盟榜单中,中国上榜企业数量明显在提升,在2500家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为597家,比上年增加61家,位居第二。
2022年2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创新有关进展情况。会上介绍: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约2.7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全社会研发投入与GDP之比为2.44%;基础研究经费比上年增长15.6%,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为6.09%,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超过3.7万亿元,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3
研发投入带来产业链话语权
回过头来看,华为之所以在5年前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华为所处的通信领域正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方向。而华为在其中的研发投入和创新引领,意味着未来在产业链高端话语权的获取。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种大量的研发投入在当下看固然是成本负担,但从长期来看,则是企业实现产业链位置跨越的关键机会所在。
华为的年报,证明了这点。
财力投入往往被视作技术创新的基础。华为的财报,对我国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启示在于其说明了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研发投入量直接决定创新水平,也决定了企业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以及企业能在产业链的蛋糕中分得的大小和比例。
1992年,我国台湾地区制造业的先驱公司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为了“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线”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加工制造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最底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如果要获得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端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零件、材料、设备及科研延伸,要么向下游营销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品牌延伸。总体而言,越向两端走,企业获得的附加值就越多。
也就是说,在一个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企业更多集中在附加值低的曲线中间环节,获取的都是“薄利多销”的蛋糕。从华为此次的年报来看,当一家公司从“微笑曲线”的底端实现向两端的跨越,前期研发投入看起来是巨大的成本,但却能在后期收获更多的利润。
对于中国公司来说,这也是华为年报释放的最强信号:赚快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脚踏实地持续专注创新,才能穿越周期和低谷,获得持续增长的未来。
- ·整形整丢肖像权?四川省消委点评医美领域霸王条款
- ·东吴证券:黄金价格有望开启新一轮的牛市
- ·【兴证策略】十大外资机构眼中2023年的A股
- ·华尔街大行即将公布业绩,将透露哪些信号?
- ·国常会: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开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指涨0.4% 大飞机板块涨幅居前
- ·韩国慌了?尹锡悦要求韩外交部向中方“解释”!韩媒:中国游客不来,首尔一大型奥莱将于9月停业
- ·卓创资讯:2022不锈钢整体弱势 2023年存低位反弹支撑
- ·北京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全市新增退税减税缓税超千亿元
- ·“背锅侠”柯鹏被调查,恒大深圳旧改融资问题浮出水面 信托融资疑似项目造假,雪松信托中招!
- ·最高检:2022年前11个月检察环节共追缴农民工欠薪约4.9亿元
- ·受加息影响,韩国去年家庭贷款余额18年来首次下降
- ·苹果多款iPod型号设备将被列入“过时”名单
- ·华商均衡30混合增聘何奇峰为新任基金经理
- ·耗资123亿的白酒业最大并购完成,华润啤酒正式入主金沙酒业
- ·广深港高铁福田至香港西九龙段1月15日恢复运营
- ·交易商协会:万科拟报送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计划 “第二支箭”继续发力
- ·成飞集成遭遇跌停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数年前欲与成飞集团重组但未能成行
- ·【中粮视点】黑色:忽见千帆隐映来
- ·商务部、人民银行通知: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
- ·金山云Q3营收19.7亿元 锚定长期发展以技术强化业务韧性
- ·王永:把中国品牌节真正办成中国品牌界的奥运会
- ·1月12日保险日报:涉及4亿多车主的保险定价规则调整,梁涛退休丛林接棒,将分管财险部、资金部等
- ·去年韩国银行家庭贷款减少2.6万亿韩元,为2004年来首次
- ·北京:从严控制线下大型活动
- ·多地发放数万元育儿补贴:能否释放生育潜能 除了发钱还应做什么